习近平主席《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繁体版在香港书展首发
内蒙古企业在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斩获大单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披露,在7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内蒙古参展粮油企业与区内外企业初步达成粮油意向性协议300多万吨,其中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赤峰蒙天粮油有限公司、通辽市通兴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现场签订协议7亿多元。
南宁出台“十条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社局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服务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十条措施》(简称“十条措施”)。“十条措施”支持通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对AI技能人才的培养。针对南宁人工智能训练师、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技能人才需求,联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培训,推动建立南宁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联盟,促进产教融合及产业人才的交流和培养,增强一线“数智工匠”人才供给。同时,在南宁开设广西首个公益性“技能夜校”,建立“群众点单—政府制单—夜校接单”模式,推出DeepSeek等智能办公软件实操课程,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和就业创业。
增长58.5%!上半年长江三峡游轮累计接待境外游客4.85万人次
7月15日,来自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重庆航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江三峡游轮游客累计接待境外游客4.85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58.5%,是2019年同期的101.04%。
四川出台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新规
近日,四川省财政厅印发《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采购管理办法》,明确电子化采购全流程操作规则,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其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首次被纳入电子化范畴,要求实行全流程电子化。
国家下达4.83亿元投资支持磨憨等重点园区建设
7月15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披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云南省重点地区转型发展专项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83亿元,支持磨憨、瑞丽、滇中新区有关重点园区建设。
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在西藏诞生
7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披露,2025年5月12日,一头体重 26 公斤的克隆犏牛犊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实验站顺利降生,目前已健康存活两个月。这是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国内科研单位和高校共同完成。该成果不仅攻克了高海拔克隆技术难题,更为青藏高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濒危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这标志着我国在高原家畜克隆领域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上半年甘肃新能源并网超760万千瓦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披露,2025年1至6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已服务全省768.8万千瓦新能源并网,完成年度并网目标的51%。截至6月底,甘肃省电源总装机容量达10976.4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突破7200万千瓦,在全省电源总装机中的占比达到65.64%,新能源作为电源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青海首部单一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地方性法规8月1日起施行
海北州人大常委会披露,经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海北藏族自治州防御雷电灾害条例(修订)》(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是青海省第一部单一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地方性法规,具有十分突出的气象地方立法探索实践价值和示范引领意义。
宁夏上线“医保钱包”跨省共济功能
7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披露,日前我区在全区范围上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医保钱包”跨省共济功能。此功能打破医保职工个人账户省域限制,可将账户资金划转至省外的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满足跨省就医购药需求。